有的時候會看到這樣的偶戲,感覺偶被提著晃來晃去,雖然操偶師很認真的融入劇情,但是因為偶的移動出了問題,所以再多的情感也沒辦法讓人相信偶的生命,反而一直看到偶被操偶人強迫著去那裡去這裡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?其實問題就出在於,在學習操偶的初期,人們很容易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去移動偶,而不是以偶為中心讓自己的身體配合它。
人配合偶,而非偶配合人。
以偶為中心的操偶,和以人為中心的操偶有什麼不同呢?
當偶作為中心點時,操偶人通常得讓身體更多的配合偶,所以需要針對操偶會使用到的身體部位作適度的練習,讓身體能習慣以偶作為中心點的各種移動、變化,只有當身體經過練習而逐漸適應怎麼讓偶去到正確的位置,並且能夠不加以思索地完成所有你想讓偶完成的動作時,基礎的練習才算是完成,我們也才有辦法順暢的操偶。
以執頭偶的頭為例:
如果是以偶為中心轉頭的話,偶的頭應該要停留在一個固定點上,這時轉頭,就需要將手腕往外推,而不只是轉手腕而已。相反的,如果操偶的時候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的話,就會變成偶的中心點直接被擺過去,看起來就像偶突然被推過去一樣。(請參考以下的動態影片)
以偶的表現為中心
此外,我個人認為,在學習操偶的初期,應該先以探索偶的表現為主(操偶師沒有角色,處於隱身的狀態),人偶同台的表演,需要在能夠熟悉操偶的狀態之後,才逐漸被考慮進來。如果在一開始學習操偶就得顧慮太多層面,反而會因為任務太過複雜,反而沒辦法抓到人偶之間的平衡。
所以在操偶的初期,通常會先找到一個可以最大幅度讓偶被看見,而盡量隱藏自己身體的方式,除了偶會盡量被放在自己身體正前方的空間,身體的姿態也會盡量趨於中性,讓操偶人的身體能夠減少過多不必要的動作。
例如像是在操縱執頭偶在地上走路時,如果是彎著整個腰在操偶,人的身體就會有很大一片在偶的背後被看見,除非你要刻意展現某種人偶關係,否則這樣的操作方式,人的身體就會大幅的搶走觀者看偶的焦點。相反的,如果人是蹲在偶的正後方操偶,就能夠有效減少身體的存在感,身體也不會有太強烈的姿態,引發觀者特定的聯想。
以上,如何以偶為中心移動,如何以偶的表現為中心(讓人的身體可以不搶焦),是我認為操偶初期需要多意識的重點。